喜鴻租車旅行論壇

標題: 台日“畸形恋”背后:日本如何“俯视台灣”?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20-12-29 13:21
標題: 台日“畸形恋”背后:日本如何“俯视台灣”?
他们如斯“俯视台灣”

提到“日本”总称“我國”的“台灣朋侪”

【举世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蒋丰】对日本人来讲,台灣是一個很是特别的存在。從甲午战役台灣被割让,到1945年台灣回归中國,50年的殖民统治让不少日本人对台灣有着繁杂的感情。《举世时报》记者初到日本时,说话黉舍里一位日本教员谈到与一位“台灣朋侪”的来往履历,至今让记者印象深入。

这名“台灣朋侪”诞生在日本殖民时代,從小接管日语教诲以至没法流利地利用中文。她的丈夫也是台灣人,随日军出征时战死在中國徐州四周,灵位进了靖國神社。日本战败后,有一次“台灣朋侪”明天将来祭拜丈夫,与这位教员谈天时提到日本老是用“わが國(我國)”,让对方很是奇异。有一天,日本教员终究说漏了嘴:“台灣如今仿佛不归日本统领了。”“台灣朋侪”顿时停住了,好一会才喃喃道:“我如今只会讲日语,我丈夫也是為日本战死的,那末我是哪國人?”

2016年12月12日,日本一家右翼媒體公布的一项民调成果显示,关于“你对亚洲哪一個國度(地域)最感亲热”,59.1%的受访者选择“台灣”,高居榜首。该查询拜访拔取20-80岁的1000名日本报酬工具,被认為颇具代表性。

若是在日本最大的收集搜刮引擎雅虎上输入“日本与台灣”,跳入眼帘的用词乃至让人感受有點肉麻:“日本与台灣為什么相思相爱至此”“日本与台灣稳定的牵绊”“日本若何能抛下台灣”“台灣是日本的生命線”……可见,以年青报酬主的日本網民对台灣的感情也很纷歧般。

分歧视角的“后花圃”

日本人对台灣有好感,一是由于台灣文化中有不少日本殖民期间残留的工具,让日本人發生了文化亲近感。记者的一名日本朋侪说,日本人到海外,只有在台灣上茅厕不会感触别扭,由于台灣的茅厕在干净水平、人道化方面与日本并驾齐驱。另有一名日本朋侪奉告记者,在台灣遊览时,若是碰到说话欠亨的环境,即便在比力冷僻的处所用日语去问白叟或年青人,能解决问题的几率也超越想象。在台灣,不少商铺有日文标识,彷佛台灣仍然是日本的“后花圃”。

“后花圃”之说,对付日本学界也许还有寄义,那就是交谊以外计谋方面的思虑。被称為“台灣钻研第一人”的日本学者浅野和夫,著有《激变亚洲政治舆圖与日台牵绊》《日台是运气配合體》等书。他的概念在日本学界属于主流。

浅野和夫认為,日本与台灣长时候存在的各类壮大接洽,使二者成為自然的盟友。從政治上看,台灣对日本钳制中國大陆、把握东亚地域自動权有着很是首要的感化。即便美國抛却台灣,日本也不克不及。若是呈现美國淡出东亚的趋向,日台就要结合起来,配合对抗中國大陆。從经济上看,台灣地处日本通往马六甲海峡运输通道的关头位置,一旦落空台灣,会对日本的能源通道造成致命冲击。并且在日本统治时代,台灣的经济布局现实上被塑造成一种与日本互补的瓜葛。即便尔后日台消除殖民瓜葛,经济接洽仍然慎密。

恰是基于这类果断,2005年10月浅野和夫率领一帮学者,首度提出日本版的“与台灣瓜葛法”草案,请求将日台瓜葛“法令化”“轨制化”“公然化”。

代代相传的“台灣帮”

有如许的民意根本,日本官场天然是因利乘便,不竭加深“日台瓜葛”。实在,早在1972年中日國交正常化后不久,岸信介(日本辅弼安倍晋三的外祖父)就于1973年3月组织152名自民党國集会员建立“日华议员恳谈会”,筛选31名少壮派议员构成“台灣帮”别動队——“青岚会”,此中充溢着石原慎太郎等极右翼份子。

“青岚会”沥血以誓,带有浓郁的封建暴力色采,底子目标就是否决日台“决绝”,粉碎中日友爱瓜葛。固然“青岚会”于1979年闭幕,但“日华议员恳谈会”却成长成為了一個超党派的國集会员同盟。截至2014年3月共有284名各党國集会员是该同盟成员,占议员总数的一半摆布。而安倍晋三受外祖父岸信介影响,担當亲台思惟和举措,更步厥后尘成了“台灣帮”的急前锋。

1996年,在台灣举办所谓“总统直选”时,那时步入政坛不久的安倍说话倔强地批判中國大陆故障台灣推举。次年,他在接管《官场》杂志采访时赤裸裸地宣称:“被称為将来‘台灣帮’的一员也无所谓。”2008年,安倍在出席“台北驻日经济文化处”代表许世楷的欢送会时称:“美日带领人不克不及与‘台灣的总统’直接对话是很奇异的事变,此后要解决这個问题。”由此不难理解,上個月月尾,安倍晋三在辅弼官邸会面访台的自民党人士时夸大:“台灣是与日本同享價值觀与厉害的首要火伴。”

安倍的弟弟岸信夫也深得家属“亲台”遗传,他不但是日本國会“日台青年议员同盟”会长,还于2014年2月提出制订日本版“与台灣瓜葛法”的動议。2015年10月,蔡英文还未被选台灣地域带领人时,安倍家属约请她前去安倍晋三故乡山口县“散心”,岸信夫全程陪伴。客岁5月蔡英文被选后,岸信夫率日本议员代表團前去加入就职庆典。

日本資深媒體人本田善彦曾撰文说,日方亲绿人士对台灣“亲日政权”上台不粉饰地暴露高度等待。但他同时写道,日本对台灣事件感樂趣的一群人,因中國大陆身分,对台灣有着一股不平常的亲近感和怜悯,他们也许对台灣布满善意和热忱,但其思惟倒是基于台灣驯服日本的布局下發生的,是以会不自發地表露出对台灣下引导棋的狂妄。

在日本官场,老一批“台灣帮”除理念、长处身分外,骨子里另有一种深挚的“台灣情结”。在他们眼里,“统治台灣”曾代表着“大日本帝國的荣光”。这是他们心中最难被扭转的工具。眼下,日本不竭呈现进级“对台瓜葛”的動作,很值得警戒!

他们如许“仰视日本”

不不测的“哈日族”

【举世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张逊】“哈日”,这是一個创自台灣的辞汇,“哈”是闽南语“很是想要”的意思。1996年,一個台灣女孩以“哈日杏子”為笔名,出书漫画《晨安日本》。作者自述,她22岁第一次到日本就爱上日本,因而创作“哈日症”女主角“阿杏”,由于太喜好日本,她做出各种异于凡人的反常举動。

台灣人“亲日”不是機密。近来台灣一家基金会颁布民调成果,显示在台灣人最喜好的國度中,日本排第二,第一是新加坡。此中35岁如下年青人、民进党认同者,喜好日本跨越喜好新加坡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台灣媒體报导这一動静时,有的称“台灣人最喜好的國度居然不是日本”,有的直称“不测”。

為甚么“不测”?日本是台灣公众最喜好牙周病治療,台中搬家公司,的遊览目标地——2015年,台灣到日本遊览人数达379万多人次,2016年达429万人次。更具指标意义的是,2011年日本大地動,台灣共捐约70亿元新台币(九成来自台灣民间),至关于全世界其他地域捐给日本的总和。数额之巨连日本人都诧异。本年3月,日本NHK电视台出格建造一個節目,探究台灣為甚么捐这么多钱给日本。一位在台灣栖身多年的日本作家拜候了台灣各行各业,结论是:“风行文化”和“汗青身分”搭起台日交情桥梁。

“风行文化”不消多说,在台灣人特别是年青人眼中,日本是时尚的代表。自上世纪80年月末,日本音樂、影视剧、動漫、电玩等风行文化传入台灣,吸引多量粉丝。台灣樂坛翻唱日文歌曲,电视综艺節目仿照日本桥段,偶像剧改编自日本漫画。

“汗青身分”不过乎日本殖民台灣50年。大陆人对此也许很难理解,但透过几小我物即可理解阿谁@时%U26i3%代对现%1Nxo7%在@台灣的影响。

3個轨迹悬殊的汗青亲历者

第一個是李登辉。李登辉上台后,经由过程點窜课本,美化日本殖民统治。1997年推出的中小学课本《熟悉台灣》,除将台灣汗青從中國汗青中切割外,评價日本殖民统治也正面多于负面。島内點窜汗青课纲的序幕自此拉开。

李登辉这么做,除政治算计,也有其小我缘由。日据时代任台北市议员的陈逸松,在台灣规复后任“测验院委员”,厥后到大陆天下人大常委会任职,是位传怪杰物。据他女儿先容,陈逸松曾暗示,“阿辉仔(李登辉)”对日本人不敷领会,他遇上日本殖民當局的暖和政策,只看到了日本的一壁。

日据早期残暴血腥。据那时日本总督府陈述,日本占据台灣前8年,共有3.2万人被日方杀戮,跨越那时总生齿的1%。后期固然杀害少了,但直到中國抗战暴發先后,日本才推广包含“皇民化活動”在内的暖和政策。1923年诞生的李登辉是以改名為“岩里政男”,而比李登辉年长16岁的陈逸松果断不改。

台灣最后一名政治极刑犯陈明忠比李登辉小6岁,他考入日本黉舍后备受欺负,和日本同窗打斗都不准赢,让他意想到本身本来是中國人。这位闻名左派加统派人士民族豪情光鲜,曾有香港导演约请他在片子中饰日本黑道人物,當他据说是打败中國人的日本人时,就地回绝。但有一次,一個记者问他:既然如许,為甚么习气被人称為“陈桑”,且读日文书?无论陈明忠的民族豪情若何强烈,他發展在日据时代,接止咳藥,管的是日语教诲,这是究竟。

犹如片子《天涯七号》中的茂伯说流畅日语、唱日本小曲同样,“哈日杏子”也先容说,她爷爷生于1912年,從未说过喜好日本,但小时辰爷爷会唱日本歌给她听,会请她代买日本的工具,暮年生病时还用日语与她扳谈。

一名台灣中土城當舖, 國文化大学的学者认為,日据时代到台灣的日本人,究竟结果是少数,大大都公众少少能接触到真实的日本人,且昔时社会比力封锁。而与日本人接触多的台灣人,不少是殖民统治的获益者。比力1949年國民党到台灣后,他们中心很多人更吊唁日据期间。

来自“上國”的“嘉南大圳之父”

在台灣,有很多着名的日本汗青人物,八田与一是此中之一。八田是日据时代的一位技师,他设计构筑了乌山头水库和嘉南大圳工程,使得缺水多盐的嘉南平原酿成大米仓,是以被称為“嘉南大圳之父”。前述中國文化大学学者说,固然八田与一比其另日本人对台灣友爱,但也不外是协助日本殖民统治的工程师,其实配不上这么高的称颂。

台灣第一名留日法政博士许介麟,可谓最领会日本的台灣学者之一。他曾公然批评“日本當局鞭策台灣现代化”的说法是本末颠倒。许介麟专門写了《日本殖民统治歌颂论总批评》。他说,那时台灣经济富庶,在沈葆桢、刘铭传等治理下,已有开端的现代化根本。而日本作為殖民者,经由过程打劫台灣大米、糖、木料等,加之甲午战役后得到的巨额赔款,才奠基创造现代化帝國的根本。

可是,不单台南市设立八田与一怀念馆、定名八田路,乃至有议员提议设“八田与一怀念日”,马英九當政时也高度必定八田与一的进献。日本固然不喜好“亲大陆”的马英九,“友日”倒是马政府首要的对外政策之一。

不少台灣人大白,日本对台灣历来都是“上國心态”,如一名台灣学者所说,上世纪70年月美國与中國大陆瓜葛正常化刚露曙光,“日本便以百米比赛速率”赶去与北京建交,但在对外瓜葛上,台灣没有更多选择。

现在,民进党将增强与日本瓜葛作為匹敌大陆的一环,面临日本更是“勉强责备”。绿营“立委”屡次组團拜候日本,连“台灣哭,日本也哭,日本笑,台灣也笑”这类谄媚的话都能说出来。本年,日本驻台機构改名及日本总务副大臣赤间二郎访台,被媒體解读為是日本对台友善的标记。但台灣与日本今朝的两個焦點抵牾——垂纶島与冲之鸟礁渔权问题,福島核灾食物入口问题,都涉及公众亲身长处。台灣要支出多大價格“亲日”,真必要好好掂量。




歡迎光臨 喜鴻租車旅行論壇 (http://sszc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